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502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道家思想
[摘 要]陶渊明的一生历经坎坷,从他少时求学、游历四方,到求官不顺、几仕几隐,直到辞官归隐田园。思想也从少时学习儒家经典到受到老庄玄学影响,接受道家思想并践行。以及其人的文章品行所受后世的评价。
[关键词]:生平 归隐 自然 道家思想
一、陶渊明生平经历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友人私谥“靖节”,后世称之为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出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挂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留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曾祖叫陶侃,外祖父叫孟嘉,是晋代名士,娶陶侃的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就是说先父性情淡泊,不因仕宦与否而愠喜。有一个小妹,比渊明小三岁,后来嫁给程姓人家,故陶渊明诗文中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八岁时陶渊明父亲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写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陶渊明在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证明:“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有会而作》。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道家思想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