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120
从接受理论视角论鲁迅与斯威夫特小说的讽刺艺术
【摘要】接受理论是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强调读者的作用,基于该方法论,本文由此针对鲁迅和斯威夫特这两位讽刺大师作品的讽刺艺术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都是讽刺风格,但鲁迅的作品更适合中国读者,而斯威夫特的作品且不一定适合。
【关键词】接受理论,鲁迅;斯威夫特;讽刺艺术;期待视野
接受理论即接受美学是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的方法论,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其核心在于研究读者在整个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作用,因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而创造出来的,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读者在阅读中赋予文学作品具体的意义,并理解作品中的种种内涵,如果理解不能,接受不能,作品就毫无价值。那么鲁迅和斯威夫特这两位公认的讽刺大师,其小说作品是如何被读者接受的,从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理论角度来看,别有一番意味。
一、读者的期待视野
根据接受理论的基本内容来看,文学作品为读者而创造,读者、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读者占据较为突出的位置,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活动,不是被动的接受,又或是仅仅做出某种接受反应,而是一个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是读者接受活动中的评价,正如价值论美学和实践论美学中提到的审美对象要有价值,应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精神上有互动从而确立起来。从这个角度看鲁迅和斯威夫特小说被读者所接受,必定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有“期待视野”。这个期待视野在接受理论中是非常关键的,它决定了作品被接受的条件,即读者要接受一部作品,必定有着相应的期待视野。它包括读者的年龄、阅历、经验、政治经济地位、
从接受理论视角论鲁迅与斯威夫特小说的讽刺艺术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