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11、呼兰河的地域文化内涵12、呼兰河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病态的灵魂”13、凄凉的命运悲剧21、浓郁的风俗画2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一、《呼兰河传》中故乡很多古风旧俗,通过这些民俗描写,萧红揭示了呼兰河人“病态的灵魂”。1、呼兰河的地域文化内涵在古老的东北乡土中国..
目录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 1 1、呼兰河的地域文化内涵 1 2、呼兰河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病态的灵魂” 1 3、凄凉的命运悲剧 2 1、浓郁的风俗画 2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 一、《呼兰河传》中故乡很多古风旧俗,通过这些民俗描写,萧红揭示了呼兰河人“病态的灵魂”。 1、呼兰河的地域文化内涵 在古老的东北乡土中国民俗活动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习俗。在呼兰河小城中人们一年到头单调刻板的生活中,最为隆重热闹的就是节日里的民俗活动。也是呼兰河人的 “精神盛会” ——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等,这些古风旧俗并非为人而做的,跳大神有鬼,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灯给鬼,让他顶着个灯去托生。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的祭鬼。尤其体现在“跳大神”这一盛举上。“……跳神的鼓,咚咚的响,人们又都着了慌,爬墙的爬墙,登门的登门,看看这一家的大神,显的是什么本领,穿的是什么衣裳,听听她唱的什么腔调,看看她穿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鼓一响就又是上墙头的上墙头,侧着耳朵听的侧着耳朵听,比西洋人赴音乐会更热心。”从这段描写中不难看出,呼兰河人是非常愿意且热衷看跳大神的,几乎把跳神当成盛会,“比西洋人赴音乐会更热心”跳大神具有地域文化内涵。 2、呼兰河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病态的灵魂” 人们喜欢看跳大神的原因就是因为物质生活上的贫困、落后导致了文化生活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民俗描写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论苏轼词的多样化特征 | 下一篇:谈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
点击查看关于 萧红 《呼兰河传》 民俗 描写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