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唐诗宋词的初浅认识我于2014年就读于网络教育学院应用中文(高起专)专业,通过对应用中文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对唐诗宋词有了更广泛的认识,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对唐诗宋词的初浅理解。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
谈谈我对唐诗宋词的初浅认识 我于2014年就读于网络教育学院应用中文(高起专)专业,通过对应用中文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对唐诗宋词有了更广泛的认识,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对唐诗宋词的初浅理解。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唐代的诗人特别多,包括:杜甫、李白、王维、李商隐、白居易等伟大诗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共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唐诗宋词,古今之精华也,闲暇之时,若有一片诗,一阕词相伴自是极乐之时。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包罗万象,吾一介女流,喜绝美、安静、亦不乏些许忧伤的,如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宋词“丁香泣露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都不错。温庭筠的《更漏子》中那句:“梧桐树,三更雨,不到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便使人不由得心生爱意。南宋易安那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可堪绝笔。 都道“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然,诗词各有千秋,诗有小情小调,词亦有豪情壮志。 诗词歌赋,无论是豪放的美,还是厚重的美,无论是若隐若现的美,都是千年以来中华文化之最美。“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华文明的精粹,那诗与酒的融合在盛唐强宋时期,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唐诗宋词如丝如缕,编织肝肠寸断的儿女情长;如钢如铁,造就豪情万丈的铁血英豪。 当我们因为中高考而背诵唐诗宋词时,我们时时会发出久久埋藏在内心的很理智的想法——我们背诵这些有何用?实话,让学医学的人学诗词,让学文学的人学物理,这些对于他们的专业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为什么要普及下来,让所有的中学生,乃至幼儿园就开始接受这看似很合理的东西——根据作文中是否引经据典来判断这个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内涵。背与不背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而当时的我们已经麻木盲从地学了这些认为不该学的。由于中高考,唐诗宋词也已成为强制性的要求,其量在多,其质则靠责任方掌握。人力投入之多,也只为择出少数精良部分来延续文化后代。不想的人认为那是折磨,想的人则认为那是享受。前者何不将其当成一种探索,探索其令人枯燥的根源。享受的人责任也巨大,可以挖掘出更多未见光的丢失部分。
谈谈我对唐诗宋词的初浅认识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论高、岑边塞诗异同 | 下一篇:赏析《雷雨》中的潜台词 |
点击查看关于 谈谈 唐诗 宋词 认识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