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616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分析
[摘 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全书人物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他奸诈狠毒,又坦率真;智勇双全,又疑神疑鬼;宽宏大度,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魔蝎心肠。他有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自私残忍,也有着作为一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雄才武略。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作为亲自统帅千军万马南征北战的统治者,他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诸侯割据的面。他的宽宏世无其俦,他的诚挚更能令人叹息弥襟。
[关键词]:曹操 奸 雄
一、曹操之“奸”
《三国演义》[1]中曹操的“奸”主要体现在狡诈、多疑、假仁假义上。
(一)狡诈
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作品开始就写他用权术。曹操年少时比较贪玩,“游荡无度”,他的叔父经常向他父亲反映,曹操很头疼。一天,操在路上偶遇叔父,立刻做出面目扭曲的样子,叔父向他父亲汇报,于是曹嵩找到儿子询问病情,不料操安然无恙,答道:“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曹嵩就此起了疑心,再也不相信弟弟的小报告了,曹操从此之后就更加的放肆了。
在小说第四回“除灭董卓之乱”的斗争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现。董卓弄权,天下共愤。曹操欲为天下人除害,先是屈身事卓寻间图之,后向司徒王允借宝刀一口,欲去刺杀董卓。本来,要杀董卓,一般刀剑即可,曹操却偏要借宝刀,说明他早已为行刺不成准备了退路,其心思之细密,又非常人可及。当机会来到,他拔出宝刀就要下手时,不料董卓看见拔刀动作,回身而问,吕布又已回到阁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曹操立即跪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