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164
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
[摘 要] 韩愈和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中唐文坛上的韩愈和柳宗元,二人在散文创作宗旨上有相同的认识,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进行变革和创新,坚决反对六朝骈文的浮艳习气,创立自由流畅的新散文,而且都以大量的创作实践实现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他们不仅为唐代文学的繁荣,而且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韩、柳二人的散文创作主张及创作实践有相同之处,然细而论之,又是各有千秋的。由于二人生活的地位与思想接受观念不同,他们的装做主张的侧重点也不同。下面就其在散文的问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韩愈和柳宗元散文风格的异同。
[关键词] 韩愈 柳宗元 散文 文体 结构 语言风格
阅读韩愈、柳宗元文集,感觉二人散文总体风格之差异是存在的。韩愈的文章内容比较广、立意比较高远、构思新颖、气盛言宜,其文章具有多样性特点,但共同的特色是雄奇奔放。柳宗元文章对现实无不再有一种强烈、抑郁而激愤的色彩,而立意新颖、结构细密,语言简洁精美,形成浓郁而峻洁的风格特色。
一、散文文体
韩愈的散文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韩愈在创作众多的散文中论说文占有重要的地位。韩愈的论说文,发挥了散文的战斗性的功能,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原毁》,通过对当时社会想象的精辟分析,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责当时社会人情的恶薄,自鸣不平,并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作品理论鲜明,语言平易,虽多阐述孔子、颜渊、子路、孟子等人的意见,而不引经据典,这是散文创作中的一种新的形式。他不顾流俗的诽谤,大胆地为人师,作《师说》,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他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可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这种见识打破了封建传统的师道观念,对于我们今天也有参考价值。文章感情充沛,说服力也很强。他的《马说》,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文章简短明快,而多转折变化,十分饱满地表达了一腔的委屈。
2、韩愈的叙事文有许多文学性较高的名篇。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铭》,有重点地选取事件,通过富于感情的语言,不仅指责了官僚士大夫社会的冷酷无情,叙述了柳宗元一生不幸的政治遭遇,而且也突出了“论证古今,出入经史百家”的一个古文家的形象。
3、用散文抒情,韩愈也是很成功的。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悼念其值韩老成的《祭十二郎文》是前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4、赠序文是一种文体,指古人惜别赠言的文章,内容多推重、赞许和勉励之词。序的意义和原意不同。韩文中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
柳宗元的散文内容丰富,其主要特点有有:
1、柳宗元的议范文,主要是对各类哲学、政治、社会、人生问题的冷静思考。如《封建论》,对古代社会的分封制度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他严厉地抨击封建落整的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谬说。
2、柳宗元的专辑散文,大都取材于封建社会中那些被侮辱损害的下层人物,如《种树郭橐驼传》借郭橐驼养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的道理,讽刺了统治者政令烦苛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