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27
论《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
[摘 要]《堂吉诃德》这部世界名著,在西方,人们把他和哈姆雷特、浮士德并称为三个最杰出的典型,足以表现出塞万提斯塑造的这个人物多么的成功。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向人们展示出一位穷乡坤堂吉诃德仿效骑士生活的可笑故事,最后却可怜的死去。可以说这是一部可笑可悲的故事,并且作者以喜剧的手法揭示了人们自身存在着的矛盾,现实的残酷与理想的美好,它们互相存在,但却无法互融,这也是当时西班牙现实社会生活的写照,真实而生动。《堂吉诃德》这部作品出现后,也就再没见到别人写的骑士小说。托马斯•卡莱尔曾说《堂吉诃德》是除《圣经》之外拥有读者最多的一部书,由此看出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确实在文学史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堂吉诃德 作品 骑士 社会生活
一、《堂吉诃德》的写作背景
1571年,在地中海的勒颁多海域,爆发了一场两欧基督教国家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大海战,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位西班牙青年表现的十分勇敢,在战争中负重伤但却丝毫未影响到他的英勇,在战场上导致左手伤残,其间还被敌人抓走被俘当做奴隶,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向敌人低头,没有向他们妥协,他带领同时被俘的战友兄弟抓住每一个机会逃跑,最后被敌人赎回。这名英勇的战士就是后来《堂吉诃德》的作者,震动世界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最著名的作品,也是其代表作。小说的全名是《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这是一部讽刺小说。评论家们称它为文学史上的第一步现代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瑰宝。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借文抨击了当时的西班牙社会,讽刺了上级压迫底层人民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当时西班牙国内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方面的黑暗、残暴、压迫。作为底层代表的作者塞万提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更是深有体会,也揭露了正在走向没落的西班牙王国,内部存在种种的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和天主教会的黑暗腐败。对于生活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特别是作品中作者塑造的桑丘这个人物形象,更是从中体现出西班牙人民对国家走向光明的期望。《堂吉诃德》对现代的意义也是非同一般的。
二、《堂吉诃德》中的人物分析
《堂吉诃德》这部作品中出现了形形色色总共700多个人物,几乎涵盖了各种阶层的人,如贵族、市民、地主、农民、士兵、商人、牧羊人、僧侣等等,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也反映出当时西班牙的社会状态。
(一)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
作品中有一个天天陪伴在堂吉诃德身边的侍从,他叫桑丘•潘沙,这个人和堂吉诃德是
个相反的形象,桑丘是个没什么脑子、体型矮胖的农夫,他处处为自己着想,实事求是。在文章第七章我们看到一个单纯无知、幼稚的小老头。①他的天真在于他看待问题、看待现实都十分的简单,他很不认同堂吉诃德,两个人是相互矛盾着的。桑丘是一个讲原则的人,事事从实际出发,他自己曾这样说自己:“我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既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这是我同其他总督不同的地方。”从这句话说明他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不会去贪污受贿,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是这么认为的,虽然他没有上过学只是个文盲,但这点是无可争议的优点。他认为单枪匹马就可以解决一切困难,在他的眼中世界过于简单,把一切都看的过于美好。朱自清先生曾对堂吉诃德和桑丘这两个人物作出如下评价:“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