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73
论电视民生新闻的真实性与本质真实
[摘 要]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真实对于新闻发挥影响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真实性自然也成为一切新闻传媒普遍提倡的一项基本原则。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个从事新闻报道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但随着市场化经营对媒体的冲击,假新闻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大电视报纸媒体上,严重的影响了受众的知情权。所以如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本质的真实性 走转改 新闻失实
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确保电视民生新闻本质真实的前提
坚持每篇新闻报道的真实,是新闻工作者都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的生命力。新闻的真实性不存在就谈不上新闻本质的真实,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确保新闻本质的前提。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按照5个“W”和1个“H”(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和如何)六大要素写新闻, 报道内容只有与事实的本来面貌相符,与产生新闻的条件状况相符,新闻才能真实。而新闻本质的真实也只有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基础上才能实现。电视发生新闻才会正确、健康的发展。
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首先要做到新闻的准确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决定主观的思想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新闻是通过真实地报道事实来完成自己使命的。
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先有事实,然后才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明确这一理论观点,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采取对事实老老实实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事实是怎么样的,新闻报道就应该是怎么样的。
二、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是新闻本质的真实
新闻报道不能仅仅要求所有报道事物的表面的、现象的真实,而应当尽可能做到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即应力求做到对所报道事物的整体上的、宏观上和本质上的把握。这既是整体真实、宏观真实的涵义,也是本质真实的涵义。做为电视民生新闻,因为日常接触的最多的就是民生,是与百姓群众息息相关的事,所以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对报道的要求更是不可得过且过,没有深层次地探究事实的真相,不贴近实际、不贴近生活、不贴近群众,做出来的新闻必然不会是全面、深刻地,往往是捕风捉影,甚至可能主观臆断地已经早早地下了结论,只求交稿,而把探究真相的基本原则抛在了一边,媒体的发展越来越朝向市场化经营,越来越多的媒体上以“上稿量”评价一个记者的优秀与否,导致许多记者不顾新闻的真实性,片面追求自己的上稿量,甚至出现了策划新闻。如著名的纸包子事件,闹的人人闻包子色变,最后经公安机关查明,此事件纯粹一件虚假新闻,原因是2007年北京电视台新聘用人员太想出名而一手策划导演的一场“新闻戏”,这件事最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使观众对电视媒体失去信心。其实也不能说这样就一定不是报道真实,但这样做出来的新闻必然是停留在表面、经不起推敲的,例如近两年某些媒体热炒的绿豆事件,因为一个“神医”张悟本说绿豆可以治好多疑难杂症,这些媒体就一拥而上,推波助澜地把这个事情给炒作上去,导致最后绿豆卖出了天价,群众百姓因为看了媒体的报道也信以为真,生怕买不到绿豆自己的身体就会不适似的,纷纷涌向了商场,甚至于有很多人是整麻袋整麻袋的绿豆往家里扛。新闻工作者要在实践中实现新闻本质的真实,还需要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认识客观事物,采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表现客观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