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197
悲情英雄——论《史记》中的楚霸王形象
【内容摘要】两千多年前的西楚霸王项羽 ,始终是存活于众多的文学作品和戏剧舞台上的一个历史人物。虽然他在秦汉之际的政治舞台上,只活跃了短短的八个年头,但人们却无法忘记他,这主要是因为项羽的性格与命运极富传奇色彩,以至千百年来史学家、文人乃至寻常百姓,对其感觉与评价莫衷一是。喜者有之,赞美其“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尊者有之,颂扬其“不肯过江东”的铮铮傲骨;怜者有之,为“霸王别姬”流下同情的眼泪;贬者有之,为“乌江自刎”发一番由衷的感慨。无论是喜、是怒、是爱、还是憎,读过《史记·项羽本纪》的人谁也不能漠视和淡忘这位悲情英雄。
【关键词】 悲剧英雄 铮铮铁骨 柔情似水
【引言】毋庸置疑,楚霸王项羽是个失败者,这是历史给予的评价。但是,在那个战乱不休、群雄并起的年代,他却给后人留下了惊才绝艳的一笔亮色,使人无法忽视。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态度和勇敢大无畏精神刻画评析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在项羽形象塑造上,司马迁更是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用自己最杰出的艺术才华来打造心目中的英雄。在太史公饱含激情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对这个人物的喜爱。窃以为,太史公所动容的不是他睥睨天下、叱诧风云的霸王之气,而是他那些注定要失败却依然湛然闪光的人性魅力。本文将从英雄、霸王、丈夫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正文】
一、千年咏叹的英雄形象
项羽是一个勇士型的英雄。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描写了项羽小时候的故事。“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司马迁通过项羽学书、学剑、学兵法等细节,突出了项羽豪迈不羁的个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项羽粗犷的气质、豪迈不羁的个性,与生养他的楚地息息相关。楚人尚武、张扬个性的文化传统,熏陶了项羽粗犷的气质,培养了他桀骜不驯的个性。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项羽随叔父项梁举兵响应,作战勇猛的项羽崭露头角,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这一年,二十四岁的项羽,带领八千子弟兵,登上了历史舞台。项羽精通兵法,力能举鼎,文武双全,有万夫不挡之勇。一生历经雍丘战役、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荥阳会战,战无不胜,所向无敌。在巨鹿之战中,面对“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的严峻形势,他率领楚兵,“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他率领士卒“九战,绝其甬道,杀苏角,虏王离”,一举消灭了秦军主力。对于项羽的无比勇武,“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诸侯大将见项羽,“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对项羽的钦佩与敬畏已经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