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591
从《水仙花》和《夜莺颂》中看英国浪漫主义似的自然取向
[摘 要]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多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由于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恶便成为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特点,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在他们的笔下,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关键词] 华兹华斯 济慈 浪漫主义 回归自然
一、浪漫主义产生背景
英国浪漫主义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由于在政治上人民受到压迫,从“君权神授”到宗教改革,再到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和旧势力的勾结以个人的利益为主,从种种方面,人民是最底层的,也是最贫困的,更是最脆弱的群体,国王要筹集军费向苏格兰宣战,收的的老百姓的钱,征的是老百姓当兵人民失去了家园和亲人,再加上资产阶级不断地压迫并剥削人民,及工业革命的来临,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的生产,人民的生活就更加凄苦,物质的相对丰富和人民的贫穷也是产生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在英国的工业革命进程中,创造了财富,但是也激化了劳资矛盾、改造了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与传统、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人们要回归到一个真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体制,特别是代表人物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缅怀中世纪的乡村生活,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而且赞美农村生活的恬静、美好和对大自然无争无扰的向往和回归。由于是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在诗中表达出来的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开启了浪漫主义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诗人倡导的主题是积极而重要的,人民可以回归到自然中去,摒弃那些世俗的、物质的世界,反抗非人性的压迫。
二、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