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97
论叶圣陶的培养习惯说
[摘 要]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使人一辈子吃亏。这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甚至整个国家的利益。广大青年要做社会的合格成员,必须首先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学好语文,必须养成勤于阅读、随时写作、修改文章、善于自学等好习惯。
[关键词] 习惯的重要性;语文学习习惯;现实意义与价值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度的教育里,就是要使学生们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
一、叶圣陶认为,青少年一代必须首先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前辈教育家蔡元培说过:“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1920年12月7日在新嘉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的演说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讲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927年6月在晓庄寅会时演讲)也说的是有了行动才能获得真知的道理。《纲要》要求全体公民做到“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叶圣陶认为,最重要的是下功夫养成公民的良好习惯。因为,仅仅知道是非、善恶、美丑,是远远达不到行为自动化地步的。必须反复实践,获得真知,“化为自身血肉”,才能成为完全自觉的行动,进而达到“终身以之,永远实践”的境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与生俱来头脑里固有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长期的实践中来,一切好的习惯也是这样形成的。为了让广大青年一代今后能做社会的合格成员,叶老先生要求他们必须首先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养成种种良好的习惯,而且养成这些习惯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对进出屋子如何开门、关门这件人人都会碰到的寻常事,他就分别在1945年11月和1955年4月和1956年8月写的三篇文章中都提到过。他说:“要是砰的一声推开,又砰的一声关上,那就在短时间内发出两回讨厌的声音,给屋内屋外的人造成两回刺激。如果人家那刻正在那里关注地思考一个问题或者认真地做着某件事,即便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单单听到这砰的两声,该是多么烦躁,心里该是多么不舒服。所以咱们要教小学生从小养成习惯,轻轻地开门,轻轻地关门。”从现象上看,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质与政治思想这个好习惯好像与推门和关门这件事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仔细想想,在开门、关门这件事上能够做到不妨碍他人,不就是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做到不妨碍别人的基础吗?把轻轻开门、轻轻关门的心放到一切事情上,同样地养成习惯,不就什么举动都不至于妨碍别人了吗?叶老先生说:“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受品德教育的地方,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从这里起步。启蒙阶段打好底子,本人和社会受益。每个家庭都应当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成为合格的“小公民”。例如,良好卫生习惯,不只关系到个人身心健康,讲卫生的好习惯有时还与社会稳定、国家民族安危密切相关。学校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咱们学校都必须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才能贯彻好国家的教育方针。要从政策、制度上保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为了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学校要切实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叶圣陶就是这样从看似寻常的小事中发掘出了深刻的哲理,让人沉思,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