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74
浅议宋江的忠义思想
[内容摘要]“忠义”思想是《水浒传》中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中最突出的思想倾向。核心人物宋江则是集“忠义”于一身的典型代表人物,忠义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儒家一种人格价值观念,在很多时候其实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二者是一致的。而更多时候,“尽忠则不能取义,取义则不能尽忠”,真可谓忠义难以两全。在宋江传奇而曲折的一生中,忠和义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表现得十分复杂。忠既表现为对皇帝的愚忠,又充满浓厚的爱国之情;义既有行侠仗义的一面,又有背信弃义,甚至匪义的一面。
[关键词] 水浒传 忠义 统一性 矛盾性
《水浒传》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施耐庵所著,讲述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从发展壮大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生动刻画了形象鲜明的108个好汉形象。此书又名《忠义水浒传》,笔者以为,它的核心思想就两个字:一曰忠,二曰义。忠,即是对祖国、亲人、朋友尽心竭力。“义”的内涵则非常复杂,它既指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否适宜;还与人们对待利益的态度有关;更强调道德责任的伦理准则。作为这108位好汉的代表人物宋江,忠和义在他身上则表现更为复杂矛盾。
一、落草前
(一)对皇帝无限的的“愚忠”。
宋江出身于地主家庭,自幼学儒,长而通吏,深受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熏陶,“三纲五常,仁礼信义智”无不时时牢记心间。“孝”与“忠”作为道德伦理观念在他身上是二而合一的东西,“孝”“义”面前,他以“孝”为先。宋江私放了劫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时,他内心十分矛顿,“晁盖等众人劫了生辰纲,是灭九族的勾当!於法度上却饶不得。”他认为^造**是大逆不道,可见,宋江内心深处时时处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在被刺配牢城途中,他怕梁山英雄劫持他入伙,不辞辛苦不走近道抄小路。刘唐花荣要救宋江,宋江立刻就急了,忙说:“这个不是你们弟兄抬举宋江,倒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我不如死了。”说着就把刀放在喉咙下要自刎。到了聚义厅,拒绝晁盖援救留他,“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小可不争随顺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第22回)。听石勇说父请身故,又哭又闹非要冒牢狱之灾回家,其实是要和梁山划清界限。都到刺配入狱的分儿上了,他口口声声还讲的是忠孝一套,宁可沦为朝廷的囚徒,也不肯落草为寇与朝廷为敌!在逃难途中,不但没有^造**之心,还劝落草二龙山的武松:“如得朝廷招安,日后但去边上,一刀一枪,搏得个封荫妻子,久后青史留名,也不枉一生。”(第32回)。可见忠孝观念在宋江的头脑中多么的根深蒂固。
(二)对他人仗义疏财。
作者介绍他: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 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 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 救 人之急,扶人之困,(第 17回)。他先后救助过的有名有姓的人有李逵,武松,阎婆惜等人,那不知名得就难以数清了,因此,山东,河北闻名,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曾有一首《临江仙》赞宋江好处:“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三)舍愚忠而取大义。
“智取生辰纲”事发,案子落到宋江手里,救人于危难之中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