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736
试论《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形象
【摘要】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可谓武功天下第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却一事无成,草草以悲剧结局收场,他的悲剧结局并不是偶然的,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这一形象的塑造对于作者的创作和全书的思想倾向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 吕布 形象
一、 自恃武力,傲慢自大。
吕布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常常以手中的方天画戟与胯下的赤兔马为傲,虎牢关之战时曾扬言“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当李催、郭汜、张济、樊稠等人分兵四路杀奔长安之时,吕布谓之“量此鼠辈,何足数也!”结果却中了敌军之计,“只得弃却家小,引百余骑飞奔出关,投袁术去了。”吕布攻取兖州后,曹操回军,吕布不听陈宫的计谋,夸下海口“吾匹马纵横天下,何愁曹操!待其下寨,吾自擒之。”可却中了曹操诈死之计,只落得个“死战得脱”,“败回濮阳,坚守不出”。后曹操进军濮阳,吕布不听陈宫“不可出战。待众将聚会后方可。”之谏,自恃武力,引兵出战,结果被田氏出卖,只得投奔徐州。吕布对下属也极不重视,他的部下宋宪曾说:“布只恋妻子,视吾等如草芥”。这也导致了最后被部将宋宪、魏续所缚,献与曹操,结束了可悲的一生。由此可见吕布自恃武力之甚。
二、 有勇无谋,拙于纳谏。
李肃、曹操、荀彧等人都说过吕布是“勇而无谋”、“有勇无谋”、“无谋之辈”。吕布在徐州时,陈珪父子阿谀奉承,实际却暗通曹操,陈宫劝其“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可吕布却轻信陈珪父子谗言,遭其算计,丢了徐州,困守下邳。在下邳时,陈宫建议“乘其寨栅未定,以逸击劳”,吕布不纳,陈宫又劝其“步骑出屯于外”,吕布又听严氏之言,“思远出不如坚守”,‘最后陈宫劝其“引精兵往断其粮道”’,吕布再听严氏与貂蝉之言,不敢出动,最终殒命白门楼。由此可见吕布有勇无谋之甚。
三、 反复无常,见利忘义。
吕布的反复无常与见利忘义使他一再失信于人,遭到众人摒弃。初,吕布因骁勇而被刺史丁原看中“大见亲待”并重用提拔,乱臣董卓进京后,吕布竟被董卓收买反杀了对其有知遇之恩的丁原,并与董卓“誓为父子”。从而吕布成就其三姓家奴之“美名”。董卓的谋臣李肃之所以自告奋勇,正是他深知吕布“勇而无谋,见利忘义”。在《三国演义》第三回夹批中,毛宗岗批评吕布的行为“方杀一义父,又拜一义父。杀得容易,亦拜得容易”。此后,王允欲除掉董卓,巧使美人计,用貂蝉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吕布又因貂蝉而杀董卓,归顺王允,但王允只是“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因此王允死后,吕布又投袁术,“术怪吕布反覆不定,拒而不纳”,又转投袁绍,共破张燕于常山后,袁绍因吕布傲慢手下将士,“欲杀之”,后又投张杨,李榷、郭汜致书张扬,让张扬杀吕布,吕布又投张邈,张邈与曹操作战失利,失去地盘,吕布又只好奔徐州投刘备,而在与刘备的关系中,最能体现出吕布的反复无常,见利忘义。吕布投刘备时,刘备不顾张飞等人的劝说,收留吕布驻扎小沛,不久,吕布便趁刘备攻打袁术时夺取了徐州,并受袁术“粮五万斛、马五百匹、金银一万两、彩缎一千匹”的许诺所诱惑,“夹攻刘备”,后因袁术失信,他又“令人赍书迎玄德回”。由此可见吕布反复无常之甚。
四、沉溺女色,贪恋貂蝉
吕布的贪恋女色,使他一头栽进王允的“美人计”中,致死浑然不觉。“董卓不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