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02
《诗经》爱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摘 要】《诗经》爱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是与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独具的风格分不开的。首先便是初民社会在“男女大防”上的相对开放性,这可在《周礼》等典籍中找到依据。这是产生那些健康、活泼又大胆波辣的爱情诗的土壤,是为后世同题材文学创作所无法具备的,于是造就了《诗经》爱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完美、诗歌情境美、艺术个性突出等独特风格。《诗经》对后代的巨大影响当然首推其现实主义精神和赋、比、兴艺术手法,但其中爱情诗也带给《诗经》巨大声誉,使其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关键词】爱情诗 历史地位 影响 独特风格
爱情,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这就像一泓源源不断的清泉,滋润着多少芸芸众生:它是人类生活的永恒支柱,穿越时空的隧道像挂在苍穹之中的启明星,永远不减其光耀!中国的爱情诗源远流长,《诗经》的开头篇《关雎》就是一首地道的爱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一首《关睢》妇孺皆知,犹如听到那钟鼓与琴瑟的乐音,从那遥远的河洲水湄传来,一部爱情的多声部乐曲便开始在两千多年以前的《诗经》中奏响,怎不叫我们感动呢?从比翼双飞的鸟儿很自然地联想到人间的男女婚嫁,这种表面看来的比兴手法,显然是源于人类的生命本能,即异性之间的吸引与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简单的生理联想上升为男子对女子复杂的心灵倾慕,淑女“窈窕”,不仅赞美女性体态,而且也是男子对女子“审美”的结果。
在《诗经.国风》中的160篇诗作中,有52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此外还有许多以家庭婚姻为题材的诗歌也不同程度地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