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993
巴金的《家》与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异同
[摘 要] 《家》和《红楼梦》他们的之间语言风格的差异通过典型的人物语言来论述,人物塑造手法的差异通过具体的人物比较来体现,通过对创作目的的论述来论《家》和《红楼梦》主题的差异。《家》和《红楼梦》是在不同时期反封建的现实主义典型小说,均具有很强的自传性,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主题、结构、语言风格、人物和人物塑造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语言风格 人物塑造手法 主题
一、语言风格的异同:
①《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语言上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
②《红楼梦》迂回,婉转,含蓄。话中有话,声外有声,“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含蓄、婉转的语言风格可使听者在品位中体察所表达的本意,使认识深化,感受强烈。有时平和动听,使人乐于接受;有时曲折婉转,以便感染对方。而凤姐的这种语言风格在《红楼梦》中是十分多见的。如在黛玉进府中,她对黛玉的大加赞赏,同时还不忘安慰在场的几位嫡新的孙女儿,讨好老祖示贾母,可谓是费劲心机,十分不易。
二 、人物塑造手法差异: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家》的主要艺术成就,《家》中人物个个形象鲜明生动突出,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作品将一组组性格上有某些相似点的人物进行对比描写,是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对照映衬中表象的更为鲜明突出。如觉慧、觉民、觉新式同胞兄弟,有许多共同的遭遇。然而作品通过这三兄弟对学生运动、鸣凤悲剧、觉民抗婚等事件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描写,便将三人各不相同的独特个性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