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101
辩证的方法,智慧的语言
---浅析孟子的论辩技巧
[摘 要]《孟子》一书收录了七篇有关孟子政治思想的文章,书中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王的事件,反映出孟子推行“仁政”的主要政治思想。《孟子》一书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之一,是古代文人官吏必修的课业。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合称孔孟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重点对孟子与诸王论辩过程中所使用的辩论技巧进行粗浅研究,主要从论辩的逻辑和方法、论辩的语言技巧及风格、论辩的动机及其在诸子百家散文的地位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初步揭示孟子论辩技巧及其主要的哲学思想等。最后收集了一些针对孟子文中所提的对后人有一定警示和教育作用的名句以及一些有关孟子的传说的典故罗列在后,供大家参考及共同学习。
[关键词]《孟子》 论辩 技巧 方法
孟子简介
孟子生于前385年?,-卒于前304年?。孟子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思想家之一,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的著作有《孟子》一书。有七篇传世,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