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40
曹禺的戏剧人生
【摘要】曹禺的《雷雨》以独特的艺术成就,高度体现了剧本文学关于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艺术要求,成为中国话剧文学创作的典范。戏剧塑造舞台形象,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完成的,而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语言。曹禺剧作中众多的典型且有诗意的人物正是通过那引起典型的戏剧场面和抒情的戏剧语言塑造出来的。本文以《雷雨》为例,具体分析了曹禺戏剧语言的抒情性,表现在心理语言和抒情独白中、戏剧冲突中和抒情意境中。 【关键词】 曹禺 《雷雨》 场面描写 抒情特点
一、曹禺的生平简介
曹禺,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1933年大学即将文档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其中,《雷雨》、《日出》和《北京人》被称为曹禺的"三大杰作"。这三部作品再加上《原野》又称曹禺的"四大杰作"。也有人将这四部作品再加上《家》称为曹禺的"五大杰作"。
二、曹禺的创作阶段 从《雷雨》到《原野》是曹禺创作的第一阶段。其总的特点是"熟悉生活,但不写身边琐事;善于构思,但不墨守成规"。三部作品都是悲剧,但结构方式和风格特点各不相同,《雷雨》以情节结构的曲折复杂取胜;《日出》以日常生活场景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