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201
从赋比兴开始浅析古诗十九首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对诗经和古诗十九首有不少的名家注释和翻译,并从美学、诗学的角度进行过赏析品评,但唯独很少提到两者之间的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本文将从赋比兴的风格特征对诗经与汉代的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达方式上加以分析比较,探索他们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艺术风格、继承、发展
绪论:诗经与古诗十九首的赋比兴风格比较
什么是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①
赋:
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