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573
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摘要关键词] 实词的活用与兼类、虚词的分类
(一)词类的划分
1概念标准(又叫“意义标准”)
即以词的意义或概念的类别来划 分词类的标准。例如,表示人或事物的概念的词,都归属于名词,因此我们凭意义就可以把“鲁迅”“粉笔”“太阳”直接划为名词。这里所说的词的意义,不是指个别词的具体意义,而是指一类词的共同的概括的意义(即“词汇意义”)。例如“学生”“工人”“红旗”“黑板”这几个词,它们各自的具体意义不同,但它们的词汇意义是相同的,都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2形态标准
即以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的标准。词的形态变化包括构形形态和构词形 态两个方面。构形形态主要指词的重叠形式。如有些词有重叠形式(“学习学习”是“学习 ”的重叠形式;“漂漂亮亮”是“漂亮”的重叠形式),根据这种重叠形式和重叠以后所表 示的附加意义的不同,可以把一部分动词和形容词区别开来。构词形态主要指虚语 素(前缀 、后缀),它们可以作为某类词的语法标志。如有些词前面可以加“阿”“老”等前缀或后 面可加“子”“头”“儿”等后缀,如“虎—老虎”“画—画儿”“夹—夹子”,这里的“ 老”“儿”“子”是一部分名词的标志,凭着这种标志,就可以区别出一部分名词来。
3句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