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71
论《风波》
[摘要]鲁迅小说无不精美深刻。文章对鲁迅先生的《风波》作全面的解读和论析,指出这篇小说,以有限变现无限,以平常凸现非常,是一篇开启无穷的伟大作品。
[关键词] 张勋复辟 辫子风波 辛亥革命 农民觉醒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2]鲁迅从事小说创作,目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革社会”。他说:“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民中,意思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正因为鲁迅的每篇小说都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饱醮着劳动人民的热烈感情,形象地揭示了革命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就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读物,现代文学不朽的艺术瑰宝。
一、《风波》的写作背景
《风波》最初发表于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第八卷第一号。后由作者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鲁迅在他的一篇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中说:“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张勋的‘复辟’,一不小心,辫子是又可以种起来的,我曾见到他的编制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对于没辫子的人们真是气焰万丈。幸而不几天就失败了……”“……我曾在《风波》里提到他……”可见,《风波》是取材于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的。
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离我们非常遥远了,但是当我们翻开近现代历史课本依然对这段历史清晰明了。然而,它在我国现代历史上却是值得我们记住的一件历史事件。我们知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场革命赶跑了封建皇帝,反帝反封建,特别是思想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封建顽固时时刻刻等待时机复辟。1917年6月,驻守在徐州的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