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201
论《红楼梦》梦境手法及其艺术审美
【摘 要】:《红楼梦》的梦境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以其独特的审美作用,为作品增添了灵动的色彩,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审美享受。范文从文本出发,对作品中的典型梦境方式进行初步分类,并就其表现作用及其审美特征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 梦 梦境手法 审美特征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做梦,人人都需要梦,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人更爱做梦。梦的制作奇幻而不可预测,一个普通人做的梦的艺术性不一定比一个艺术家的差。但对于梦境的描写和心理描绘上,在我看来,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位作家能接近或达到曹雪芹先生的水平。“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曹雪芹因其特殊的经历,切身的体验,以诗化的情感入文,创造出了能代表中国古典文化最高成就、最复杂地反映人生、人类生存状态的巨著——《红楼梦》。鲁迅先生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正是这样一部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其在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穿插环绕装点之下,增添了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比一味写实的作品更文学了。而作者以梦境开篇,以梦境暗示结尾与主题的写法即可称为“打破传统”写法的一种。作者开卷便说:“经历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撰此《石头记》。”并提醒读者,“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此书立意要旨”,更何况书中有许多重要事件、深邃哲理都是通过梦来表现的。宝玉游太虚幻境是在梦中,贾瑞毙命于淫是在梦中,秦可卿喻示凤姐是在梦中,黛玉谢逝也在梦中……但是倘若把曹雪芹看作是梦幻者、释梦者、圆梦者则又大错特错了,因为《红楼梦》是当之无愧的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它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由盛至衰的真实历史。《红楼梦》共有大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