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11
论《围城》中知识分子类型化倾向
[摘 要]小说中“围城”一词不仅是指婚姻的束缚,还隐喻以主角故乡的江南小镇、上海、三闾大学等为例的现代各处。同时,也是对书中各人的内心与人际关系状态的一个巧妙形容。书中角色正是在“国外留学”、“归国工作”、“大学任教”、“交往结婚”——这一座座围城中进进出出。他们在围城中生活、思考和挣扎,逃离了一座围城又进入另外一座围城。在一座座围城中,各个人物的背景、性格、价值观不断碰撞,知识分子千奇百怪的形象面目被一张张摆到读者面前。
[关键词] 知识分子、类型、社会、中西文化
小说中的直接时代背景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此时正是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期,中心文化激烈碰撞,出现一大批留学外国的学生。国内八股文的老学究与留洋归来的博士生的价值观矛盾、封建思想与西方新文化的融合,这一切背景使书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显得复杂多样。书中情节以主角方鸿渐的生活轨道为主线铺开,先以方鸿渐在留学归国的邮轮上的故事为开端,描写欧美留学生在船上的生活百态。再写其与苏文纨、唐晓芙的感情纠葛,带出各类人物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如何追名逐利、情场厮杀。然后,作者又让主角从上海转至湖南一个偏僻的乡镇大学任教,围绕着主角的生活、工作,揭露出大学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