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562
高适岑参边塞诗风浅论
[摘要]:本文运用对比手法从思想上、艺术上高度概括了唐朝边塞诗的杰出代表——高适、岑参在“主理”和“主景”的前提下形成的鲜明风格,雄浑和奇峭,他们以边塞诗特有的内容和艺术风格而成为盛唐边塞诗的双壁。
[关键词]:唐朝边塞诗 雄浑 奇峭
所谓边塞诗,是指以描写边塞战争,描绘边塞风光,抒发到边疆建功立业的壮志为主要内容的诗。究其渊源,可追朔到《诗经》,在《诗经·采微》中就有对战争征戌之苦的描写,其后,在汉魏乐府中和南北朝诗中也不断出现以边塞征戌为题材的诗歌,但一直处于积聚力量不断酝酿阶段,直至唐代——我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边塞诗才得以全面迅速发展,形成盛唐一大诗歌流派,其诗数量多,质量高,无论是写行役、征戌战争,还是写自然风光,边地风情,都表现诗人追求功名,向往边塞的思想感情,创作者多,许多著名诗人都写边塞诗,比如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高适、岑参等,其中高适、岑参成为他们之中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