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33
谈《水浒传》的招安结局
[提要]《水浒传》中招安思想贯穿于小说的前后。看众英雄的招安之路,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梁山泊领导阶层的忠君思想;而另一方面是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势必让他们走上招安之路。从“招安”可看出作品的思想主旨,“忠君”、“爱国”、“报国”的思想在众梁山好汉集体招安上得到体现;而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农民起义没有出路。
[关键词] 招安 忠君 爱国 农民起义
施耐奄笔下名著《水浒传》中的招安结局长期以来一直遭不少人争议。看书、看电视剧,无不为招安结局而叹息,无不想者着如何为《水浒传》找更好的结局。如何看待《水浒传》中的“招安”问题,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探索。
一、《水浒传》中招安思想渗透、贯穿于小说前后
(一)、前期,众好汉是被“逼”上梁山的,揭竿而起并非心甘情愿
众英雄走上梁山之路,作者突出表现了“逼”和 “无奈”。在作品前段,作者花大量篇幅叙述了水浒的历史背景,通过写不同的人物展现了宋代不同的社会层面,显示了不同人物在怎样的命运中被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