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44
赵树理小说与他的农民读者
[摘要]赵树理把现代文学性民族化、群众化推进了一大步,他创作出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展现了广阔的农村生活画面,反映出一定的时代内容和社会问题。
我们从艺术形式来考察赵树理的小说,其作品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一系列特征,表明一个事实:作家是自觉根据预定读者群的审美期待心理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是对农民读者的欣赏水平和欣赏习惯的适应。
[正文]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全心全意为农民读者服务。他的创作目的、他的描写对象、他的艺术风格,无不显示出刻意为之的痕迹。使得他的作品与通俗文学有着某种相似之处。赵树理用自己的作品来满足时代精神要求,用文学形式来解决具体问题。引领读者审视自己,正视未来。在这方面与高雅文学有着共同之处。
“我是农村出身的,是在华北山区长大的。我每逢写作的时候总不会忘记我的作品是写给农村读者的;”(1)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民除了一些民间流传的评话、曲艺之外,几乎没有接触过其它的文学形式的东西。他们的欣赏习惯审美期待心理、艺术趣味深受传统民间文艺的影响,对其他的艺术形式甚至采取排斥的态度。另一方面,当时农民多数是文盲,半文盲。“五四”的新文化运动,用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一些作家从外国文学中吸取营养,使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