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36
各领风骚,风格迥异——李白、杜甫诗歌艺术比较
[摘要]:
1、李白、杜甫诗风不同,李白奔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2、“李白善用虚,杜甫善用实”。即顾白善用想象、夸张、比喻,而杜甫则善用写实手法,直接叙事写景、抒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生动传神。
3、李白杜甫诗歌艺术的不同还体现在他们各自不同的事言风格上,李白的诗明白晓畅,几近口语,不以词害意,言简意深。杜甫的诗则更注重炼字炼句,精雕细刻,追赶求诗歌语言的精炼和丰富的意蕴。
[关键词]奔放飘逸 沉郁顿挫 写虚 写实 想象 炼字炼句 意蕴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光照千秋;唐代的诗人群峰竞矗,无与伦比。群峰之中,两座巍峨屹立的高峰尤其引人注目,那就是李白和杜甫,他们以诗歌创作的巨大成就,无可争议地成为盛唐诗坛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最杰出的代表,分别被誉为“诗仙”、“诗圣”,然而他们又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可谓各领风骚,风格迥异。
首先,由于两人的经历和传承不同,他们有着迥然不同的诗风。
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噪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三年,便赐金放还。安史之乱发生后,他感愤时艰,曾参加王永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蒿人”,李白才华横溢,颇有大志,然而由于放荡不羁的性格和权贵的不容,他的济世雄才大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既而内心的矛盾让他苦闷、彷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反映在他的诗歌中。“蜀道这难,难于上青天”,与其说是写蜀道之难,不如说是人生之路艰难感叹。他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又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的,又是积极入世的。他还受到了屈原的巨大影响,继承了楚辞特别是《离骚》浪漫主义诗风的优良传统。放荡不羁的性格,饮酒游历的喜好,屈原《离骚》的影响,使他逐渐形成了奔放飘逸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