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55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义
[内容摘要]:他站在古人曾经站立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睛打量着很少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惊讶地发现,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竟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而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深纯地交融在一起了。于是他心中产生了深刻的文化反思和人生感悟,而且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意义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散文,其《文化散文》引起广泛反响。他在反顾中询问中国文化来路,在解读历史中给处于日常迷顿状态的当代人以提醒,用他在《山居笔记》中的话说:“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寻找自己在辽阔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生命坐标,把自己抓住。”
余秋雨的散文以其所表现出来的广阔的社会视野,厚重的文化意蕴,独特的历史感受,深沉的人生思考,自由的表现手法,鲜明的创作风格而独树一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被人们称为文化散文而争相传颂。
其实,作为从事艺术和文化史研究的学者、教授,余秋雨并未刻意地写作散文。他只是在教书、搞学术烦闷时,不问青红皂白地涂它几篇,作为调剂。然而,由于余秋雨毕竟是一位深谙中国历史文明的文化学家,因而他在一开始写作散文的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者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