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88
文艺创作中生活真实状态的缺失现象透视
[摘 要] 文艺创作中生活真实状态的缺失现象主要体现在反映下层老百姓生活的作品比较少,老百姓精神状态的不全面以及作品本身价值的淡化等方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文艺创作朝向商业化操作,娱乐化倾向,庸俗化现实和平面化创作四个方面。要使得文艺能体现生活真实状态,作家应当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真实状况与老百姓的精神世界,同时保持自己的创作特色与抵制西方思潮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生活真实状态 缺失现象 原因 商业化
二十世纪是人类大步前进的时代,社会物质财富的迅猛增长,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诸多需求。然而,精神世界的荒芜却使得人类继续艰辛跋涉,特别是西方各种文学思潮的侵入,也促进了中国的作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学实验。这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创作也开始了新的创作征程。但是文艺创作中生活真实状态的缺失却让我们对文艺失去了信心。文艺已经失去了陶冶情操与教化大众的目的,把人类推向了娱乐化庸俗化的现实面前,也构建了人类平面化的精神世界。文艺是否真的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被宗教和哲学替代?[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第347页]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作一说明。
一、文艺创作中生活真实状态的缺失现象
文学反映生活一直以来是我们所提倡的。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材料,没有了生活,文学便不可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认识生活,发现生活的哲理应该是每一个文学家应有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