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069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
[摘 要] 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内容老套、无文采、无个性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找出症结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本文针对现行中学生的写作现状,提出在作文教学中所遇到的几方面的难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作文 困惑 对策
一、学生作文的现状
每年当我接手一班新学生的时候,我都会布置他们写一篇不限题材、不限文体的作文。目的首先了解他们的能力,以便于日后因材施教。其次,我也想看看有多少人会“不老实”,多少人会“敷衍了事”。结果,每次我都是改了十来篇我就不想改了,因为90%的学生写出来的都是“八股文”,都是照搬小学的模式。比如描写母亲,基本上都是满头的白发、深深的皱纹、慈祥的面容、朴素的穿着……母亲做的事也是清一色的雨中送伞、深夜缝衣、循循善诱。还有一些写同桌的,都是说怀疑对方偷了自己的东西,跟着两个人互不理睬,接着真相大白,最后和好如初。
在词语运用上,学生也无法摆脱那种机械的模式。如描写心急的就用“热锅上的蚂蚁”,讲动作快的就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讲老师就肯定是“太阳地下最光荣的职业”、“辛勤的园丁” ……这些已经僵化的作文伎俩到这一代学生竟然还在反复使用,一些成绩拔尖的学生也是如此。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小学老师的错么?是教育制度的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