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74
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忠义观的比较
[摘要]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两部伟大的作品,这两部作品都宣扬忠义的观点,但是两部作品描述的时代背景不同,因此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忠义观的内容、侧重点、表现形式也又所不同,笔者从这几个方面对它们作了详细的比较。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忠义观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被逼^造**,在梁山聚义的故事,小说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英雄好汉形象。
封建社会里,“忠义”作为评判人物是非的道德规范。在两部作品中得到大力宣扬,都对“忠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三国演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形象;《水浒传》中“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的宋江形象。
从整体来看,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都是颂扬忠义。“忠”、“义”两字贯穿全书,构成小说的灵魂和支柱。但是,把两部作品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忠”、“义”的表现、内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