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218
旷达苏轼
[摘 要] 苏轼一生多坎坷,历经风雨,而他在词作上的成就却是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可以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让我们纵观他的艺术的一生,寻找他留下的足迹!
[关键词] 苏轼 词 旷达 风格 性格
苏轼幼承庭训,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二十岁中进士,一生沉浮宦海。指点河山,兼济天下是他的理想。这种儒家最基本的处世思想,促使着他积极奔走于仕途之中。远大的理想与不可逆转的社会现实激烈的冲突,于是,他时而是高昂豪放,气壮山河《江城子•密州出猎》《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时而是高逸旷达,超然洒脱《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而是清丽委婉,沉郁细腻《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词风格多变,正如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和夏敬观《映庵手批东坡词》所说,苏词既有“粗豪”者,也有“韶秀”者;既有“如天风海涛之曲”亦有“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者[]。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词在题材内容、风格意境和语言音律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推广到词的领域,开创了词的创作的新阶段。
苏轼对词的贡献,首先在于提高了对词的认识与评价。他打破诗词有别的人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作。在题材内容上,苏轼把词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