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91
论老舍市民文学创作的民族化倾向
[摘要]试从文学创作的民族化的角度,对老舍的市民文学予以关照。从作家生活的人文环境、作品的创作主题及艺术独创作三方面探讨作家市民文学创作的民族化特征及其主要成就,指出北京市民社会是老舍文学创作的源泉。论述了“老舍市民文学创作的民族化倾向,源于其思想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在艺术独创性中,指出见多识广的世界性眼光成就了老舍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市民文学 创作 民族化 倾向
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越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对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市民阶层、市民性格的艺术再现,对中国现代小说民族化道路的探索。纵观老舍研究,众多的研究成果似乎对老舍市民文学的“京味儿”及民族化道路研究有余而对作家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意识不够重视。本文试从老舍的文学创作入手,关注其市民文学的创作主题及其艺术独创性,探究老舍市民文学的民族化特征,挖掘其创作思想中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意识。
一、老舍与北京的情愿
在老舍一生短暂的67 年中,有42 年的时间是在北京度过的。应该说,老舍与北京有缘,有着生生死死荣辱与共的情愫。老舍幼年丧父,生活困窘,寒苦的出身使他自幼就熟悉北京城下层贫民的生活,并亲眼目睹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古老帝都的沦亡历程。列强的欺凌、官吏的嚣张、老百姓的痛苦,这一系列的不平激起作家对恶势力的愤懑和对城市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