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40
浅析《孔乙己》的艺术构思
[摘要] 文章分析了《孔乙己》的艺术构思和特色,从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法、人性特点、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展示出鲁迅先生高超精当的文笔底蕴,揭示社会问题的准确有力,引发人们深思和觉悟。
[关键词]鲁迅 《孔乙己》 艺术构思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已》脍炙人口,文笔犀利,勘称是刺向封建制度的“回马一枪”。小说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我们研究和品味。
一、时代的悲剧,畸形的人生。
主人公孔乙己是生活在科举时代的读书人,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一百多万读书人,参加“秀才”考试,只有1%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1‰;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孔乙已就是这无数读书人中的一个,他的失败和悲惨遭遇也就是必然的了。
本文写作的时间应是1918年冬。当时俄国十月革命的风暴已震撼了世界,这种新的社会变革已如死水中投入一块巨石,掀起惊涛骇浪,波澜使中国的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分子也看到了黎明的暑光。《孔乙已》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喊出了“打倒孔家店,拥护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但是封建复古主义者仍很活跃,逆流仍很猖獗,写作中的文言与白话的论争和较量仍在激烈的进行。例如,林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