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56
试谈《古诗十九首》思想产生的根源
[摘要]:《古诗十九首》思想产生的根源是道家思想。追求娱乐受老庄贵生及法天贵真的主张的影
响。在大胆吐露情怀的同时,由愉悦感官到感叹人生的特点与庄子哲学的价值取向和思维特色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道家思想 娱乐 感叹人生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潇统编的《昭明文选》。清代沈德潜说:“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别、死生新故之感”。(《古诗十九首》)作者们大概都是些失意文人,他们或直抒胸臆,或借题发挥,抒发的大都是些个人的利害得失,怀才不遇,以及穷愁潦倒的各种忧愤之情。有的表现征夫游子的思乡和家中妇女怀念远出未归者的痛苦之情,有的表现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恋,有的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孤芳自赏,还有的反映人生虚妄和及时行乐的颓废情绪,但不管怎样,诗中展现的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和大胆表露真情的审美追求显露文学自觉时代的曙光。这些作品的出现及其特征的形成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享乐思想的渲泄受染于老庄贵生及法天贵真的思想。
《古诗十九首》中大胆表露真情,具有悦耳娱心,感荡情怀的特征是古今研究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人大都注意到的,元代陈绎曾说:“《古诗十九首》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①近人王国维也说:“‘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独难守。’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贱,感轲常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