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91
新课程下语文课外阅读的新视角
[摘 要] 《语文教学艺术论》中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最重要的方式是课外阅读。它用时最多,形式最活,作用也最大。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深厚而广泛: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能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寻找源头活水 珍视独特体验 营造氛围、搭建平台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但如果老师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这一要求的过程中一味要求学生读多少课外书,做多少读书笔记,而不注意加强引导,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课外阅读是种负担,从而收不到好效果。我们应该怎样以新课程的理念去理解和指导信息化、网络化下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从以下三大方面去开拓孩子课外阅读的视角:
一、寻找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立足点应该从孩子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