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08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李杜诗歌艺术风格的比较
[摘 要]: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潮时期,诗歌的感情内涵,形式风貌反映了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社会风气和诗人自已的人生观,欣赏诗歌,就要从诗人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着手,分析诗人的内心境界,从而领悟诗人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思想和情感。社会背景是影响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诗人本人对现实的看待也会影响他的文学创作;诗歌本身的语言和诗体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在统一的艺术风格里,感情的表达方式和想象方式是互为依存,和谐一致的。李白、杜甫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在诗歌中的语言和形式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表现,显示出各自迥异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他们两个方面——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同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社会背景 人生观 语言和形式 意象
李白<701-762>字太白,又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著诗作留世者700余首;杜甫<712-70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作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李杜二人在文学诗作创作方面都有着伟大的成就,故二人由齐名并成为“李杜”。然而,他二人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形式都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通过对两者生活的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的探索以及两者诗歌特色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