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267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要切实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根据学科特点,要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的自然美;让学生学会欣赏文章中的语言美;使学生领略教材中的人物美;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意境美;展开学生想象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只要我们注重发挥语文学科的美育功能,不断思考,深入探究,充分利用教材,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造就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
[关键词]学生美育 语文课堂 审美教育
“美育”是学校“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新课标》既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承、德育的渗透又注重学科中审美的功能。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许多交叉和包容的地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也给语文教学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本中审美的内容和形式,使其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