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78
浅析《围城》中方鸿渐的悲剧形象及根源
[摘 要] 小说《围城》是中国当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撰写的“新《儒林外史》”,方鸿渐是小说《围城》中的主人公。作品着重写了他和几位女性的瓜葛,以及他从上海转至内地三闾大学任教的遭遇、人事矛盾。方鸿渐的思想性格,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但方鸿渐是一个悲剧形象,现实世界的虚伪丑恶,荒唐无聊是导致他悲剧的重要原因;其自身性格的缺点却是造成自身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就方鸿渐的悲剧形象及悲剧形成的根源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方鸿渐 悲剧形象 《围城》
小说《围城》是中国当代第一博学鸿儒钱钟书大师撰写的“新《儒林外史》”,作者钱钟书生于1910年,卒于1998年,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围城》写于1944至1946年。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
浅析《围城》中方鸿渐的悲剧形象及根源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