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18
《悲惨世界》中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领袖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以冉阿让一生的经历为线索,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丑陋与偏见,表现了人生的苦难与悲哀。作品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道德感化式的人道主义理想,歌颂了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力量。本文将用四个部分,从雨果大师的人生开始,逐步来分析大师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雨果 人道主义 道德感化
第一部分:雨果的辉煌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杰出的领袖和导师,更是世界浪漫主义文学史上第一流的文学巨匠。他那宏篇制作的小说创作,思如泉涌的诗歌珍品,激情横溢的浪漫戏剧和洋洋洒洒的理论雄文,把一代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他给人类留下的瑰丽的传世佳作,成为众人交口称赞、努力效法的榜样,曾影响了和继续影响着千百万后来者。正如巴尔扎克所说,雨果的诗文:“达到了优雅、精美、雄伟、朴素的非常境界”,“雨果先生当然是形象文学的巨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