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62
论《水浒》招安结局
[摘 要] 一部《水浒》,最令人费解、最引起争论,也最需要深入探讨的是它所写的招安结局。《水浒》展示得很清楚,在他们所描写的性质不同的大大小小的矛盾中,梁山起义军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是贯串全书的基本矛盾,《水浒》的艺术描写,大部分是围绕着这一基本矛盾而展开的。这一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对立,又相互连接,相互依存。起义军的接受招安和最后出现的悲惨下场,既是起义军自身内部因素演变的结果,又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招安政策和反动本性造成的产物。
[关键词] 招安 结局 悲剧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施耐庵笔下的宋江及众位英雄好汉的故事津津乐道,更不知有多少人对其招安后的悲局命运嗟叹不已,暗然神伤,甚至泪流满面。在这里,我想针对《水浒传》中英雄们从招安到最后导致其悲剧命运的历史必然性谈谈个人看法:
一、作者肯定招安
《水浒》的作者施耐庵是肯定走招安的道路的。我想这与施耐庵本人来自骨子里的“忠君”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而他的这种思想也必然会影响到他所创作的作品。既然作者是忠君的,那么就决不可能让他笔下的人物走上判逆的道路,水浒人物最终走向招安是必然的。在文中,我就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这种想招安倾向:首先,作者不仅通过阮氏兄弟之口道出忠君思想,通过宋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