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05
浅谈当代中国文化的粗话
[摘 要] 当代中国文化趣味正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及审美观在商品经济的粗暴蹂躏下成为一片废墟,既反对道德制约,又反对审美幻觉的一种以“身体欲望”为中心的文化趣味广为流行,以致“粗话”在文化中成为了时尚。本文通过分析当代中国文化之“粗话”,从中揭示当代中国文化这一现状本质,并认为当代中国文化中的粗话现象,作为一种宣泄生命精力的娱乐活动,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的基本内涵决定它绝不可能成为一种现实的生活方式,而拥有高操人文精神的高尚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粗话 主流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化趣味越发变得庸俗不堪,逐渐失去自身应有的价值。特别是21世纪零年代的文化冲突,从陈凯歌与胡戈、白烨(及陆天明)与韩寒,到朱伟跟陈丹青,以这一场场的网上口水战为标志,正在变得日益频繁和激烈。迄今为止,我们对粗话的探讨,还只是一个粗陋的开端。但“韩白”事件是出色的研究范本,它验证了粗话在中国文化转型中的重大意义。就粗话而言,在当代中国文化中极有生命力,我们的“国骂”长久流传就是很好的印证。鲁迅先生就曾写过一篇《论“他妈的”》来分析“国骂”的,认为无论是有意的“骂”还是无意的“骂”,毕竟使用的都是语言垃圾。在当代一些当红的小说家作品及影视作品里,“国骂”、“省骂”不绝于口。在最近出版的一些小说里,充斥着各种粗俗的语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