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05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浅 谈 阅 读 教 学 中如 何 体 现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摘 要]: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重视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引导学生去阅读,去理解,去质疑,去评价,去写作,让学生真正从阅读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感受人生。
[关键词]:阅读 文本 学生 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种观点谁都不会反对。但主人的地位如何体现呢?不同的做法反映出不同的语文教学观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把学堂当作讲堂,口若悬河,恨不得把满腹经纶全部灌输给学生。那时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是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把肚里的墨水倒给学生的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是客体,是知识的接受者,任务只是被动的接受、掌握知识,需要时再拷贝出来即可。学生的主体地位丝毫没有体现。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接受的容器,他们有情感,有意志,有判断能力,一味地灌输剥夺了他们主体参与意识,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的改革终于使阅读教学发生了变化。课堂不再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终于目中有人,看得见学生了。他们经常请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课堂似乎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主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