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881
真情无价——浅析杜十娘的艺术形象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情节安排,即杜十娘对新生活的追求——理想破灭这一过程,分析她的性格特征,并指出其悲剧根源及其深刻的思想意义。
[关键词]情 理 真情
明代拟话本描写爱情的名篇不少,尤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最为感人。它的情节,倒也十分简单,是写京城名妓杜十娘赎身于宦家公子李甲,船到瓜洲,被李甲转手以千金卖给盐商孙富,杜十娘绝望之余,投江自杀;然而正是在这平淡无奇的情节安排中,体现一位下层女子对自身权利追求至幻灭的过程,塑造了杜十娘美丽聪慧、坚强刚烈的形象,从而使它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一、误落烟花,渴望真爱
杜十娘是京城名妓。凡是读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人,都难以忘记她的美丽。她貌美惊人,生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唇似樱桃”,从十三岁误入烟尘花柳开始的七年时间里,不知多少公子王孙“情迷意荡”,为她“倾家荡产”,而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不愿一生就此葬送。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是有各种各样不同层次或远或近的心理需要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和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杜十娘在七年不断送旧迎新、倚门卖笑的凄苦生活中面对鸨儿(妓院的老板娘)的唯利是图、公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