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38
论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摘要] 汉代乐府民歌对整个后世诗歌的影响极其巨大,极其直接。本文主要从体裁、人物形象、写作手法、句式、语言这向个方面来分析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生动 鲜明 比兴与铺陈 变化多样 朴实凝练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官署的名称,在秦和汉初,就有了乐府。但当时的乐府规模不大,大约只掌管祭祀,朝会的乐章特别是与民间歌辞还未发生关系。到了汉武帝时代,进一步扩大了乐府机关。这时乐府机关的任务,是为一些文人创作的诗制谱配乐,进行演奏,同时兼采各地的歌谣。当时采集民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丰富乐府的乐章,同时也从中了解民情。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章》。汉乐府民歌对文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艺术特色方面来分析汉代乐府民歌的价值。
一、生动的故事性
《诗经》以抒情为主,叙事诗不多。《诗经》以后,从战国至汉代,叙事散文影响到诗歌,使民间大都成为叙事诗。因而乐府民歌大都是叙事诗。汉代乐府民歌非常注意故事的生动性,注意情节场面的描写。如《孤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