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523
论安娜·卡列尼娜的人格悲剧
【摘 要】解读安娜的精神世界,我们会发现,安娜的悲剧有着广阔的社会内涵,更具有强烈的人格因素。从安娜的思想觉醒、追求爱情、矛盾痛苦以至最后毁灭,都渗透了精神世界悲剧人格因素。本文试想通过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安娜追求爱情,寻找自我的过程,从而挖掘左右安娜行动的精神力量的根源。剖析安娜内心行为变化的历史内蕴,探究安娜悲剧的缘由。希望可以通过透视许多越时空的本质问题,研读这个内蕴丰富的不朽形象,力求对人生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自我 本我 超我 安娜 人格 悲剧
在世界文学作品的女性画廊里,有无数丰姿绰约、异彩纷呈的女性叛逆者形象:美狄亚、朱丽叶、娜拉、祝英台、林黛玉、子君……其中却有这样一个女人:她虽然身为妻子、母亲,却没有忠贞贤惠的美德,作为妻子,她背叛了自己的丈夫;作为母亲,她放弃了神圣的天职。她做了别人的情妇,成为世人眼中的“罪人”。但当我们认真研读了作品以后,不但不会骂她,也许还会原谅她,并且深深同情和赞美她—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笔下一位独特的、奇异的女性,在世界文学长廊中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一、压抑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