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89
伟大诗人的幼稚、迂腐表现 ——谈李白、杜甫不切实际的政治形势分析
[摘要] 李白生活创作于盛唐时期,杜甫生活创作于唐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二人生活环境存在差异;李白的政治理想有一个好的动机,对形势的估计,往往是以感情的激动代替冷静的分析,杜甫忠君理想真诚而执着,但分不清国家利益的得失,缺乏政治家对形势的冷静分析和判断,忠君是“愚忠”。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有着积极的方面,但他们未能描绘出正确的改造社会的蓝图,都不切合实际,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从而表现出伟大诗人的幼稚、迂腐。
[关键词]:幼稚 迂腐 愚忠
在我国,影响最大的古代诗人,恐怕要数李白和杜甫了。千百年来,多少评论家曾“抑李杨杜”或“抑杜杨李”,但作为诗人,他们各领千秋,诗歌对现实的认识和反映是深刻而独到的,任何一种重李或重杜的论说都是偏颇,不合情理的,站不住脚的。但从他们对政治形势及其发展趋向作出分析与判断上来看,他们的分析判断不同程度上是不切实际的,表现出了李、杜的幼稚迂腐。
一、李、杜特殊生活环境及差异
李、杜两人生活环境与主要活动时期的历史条件不同:李白的诗歌创作活动主要在安史之乱前;杜甫的诗歌创作活动主要在安史之乱之后。李白生活在上层社会里,由于他所处的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