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56
小议“战争文学鼻祖”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东汉末年的历史为背景,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自东汉灵帝至三国吴亡为止九十七年间的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其中战争描写尤为成功。它生动而具体地再现了这段历史上发生的一些著名战役,并深刻地揭示出一些值得后人研究学习的军事谋略思想,多角度、多层面地叙写了大大小小众多战争中的军事艺术特色。
[关键词]战争描写 艺术成就
享有“战争文学鼻祖”的《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叙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亡为止,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
《三国演义》虽然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但在作品的整个形象体系中,刘备和曹操,包括他们所代表的集团,明显占有中心的位置。《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小说明显的贯穿一个“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这不仅是因为刘备与曹操那种“忠义”与“奸诈”的对立。刘备忠于汉室,与部下信义为重、交之以心、待之以诚,而曹操托名汉相、欺君罔上、专横弄权、多施诈术,专干不仁不义、假仁假义之事。而且小说的作者也融和着长期以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为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军事著作,从其描写战争这个角度来说,就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