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62
新课程标准下的个性化写作
[摘 要] “新课程”的实施,教材的改革,人本核心的转换,使写作教学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改变。写作是一种精神的实践行为,不是单纯的训练与考核。因此它的本体是精神而不是技巧,它的内涵是感悟而不是习得。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述,为发展个性化写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课程 创新 个性化 写作
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创造性。创造性来源于人的个体或由不同个体组成的集体,而个体的独特的“身心组织”—个人的个性,是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古今中外富有成就的政治家、作家、科学家、艺术家、诗人、学者无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儿童有着独特的个性和深不可测的巨大潜能,那么如何挖掘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潜能呢?作文教学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创造条件,张扬学生的个性,让作文教学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
那么,什么是个性化写作呢?我认为个性化写作就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里极大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个性、写作风格得以充分发展。作文能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模式,挑战一元化价值观审美的充满灵性化的作品。为了在写作教学中长久保持这股活力,就需要在拓宽学生思路、关注学生感情、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