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71
简析《诗经》民歌与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征
[摘要] 《诗经》的最大影响是以民间诗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和文人讽喻诗的悯时伤政、忧国忧民的创作精神,以描写具体生活、抒发切身感受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奠定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各代直承“风雅”传统的是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比之《诗经》来说要成熟很多,不仅运用了写实,还融合了很多其他的艺术表现手法。
[关键词] 写实 继承 发展 艺术手法
从原始歌谣开始,我国诗歌经过漫长的发展,到周代,终于以成熟的体裁,深广的内容,精湛的艺术,鲜明的风格,创造出民族问学的一代大观——《诗经》。继《诗经》之后而崛起的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吸收了《诗经》写实的精髓,运用了丰富多样的叙事手法,使民歌艺术臻向成熟。《诗经》、汉乐府民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其思想和艺术的魅力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我的心扉,传导到我的心灵。
《诗经》的精华是《国风》和《小雅》中的民歌部分。民歌来自民众,大多出于民众的口头歌唱,是民众感情的自然宣泄,紧扣民众生活,基调健康真挚,风格淳朴厚实。内容也极其丰富,有苦难的农奴之歌、哀伤的士兵之歌、热烈的恋人之歌、悲切的弃妇之歌、嘲讽荒淫的歌、劳动和战斗的歌以及民风民情之歌。阅读这些民歌不难发现,它们的创作方法都有这样的特征: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刻画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塑造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并通过这些生动可感的事物、细节和场景,抒情写意,自然而然地表达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