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51
论《巴黎圣母院》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摘 要] 本文主要是从《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塑造方面入手,论述了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论述了人物外在条件的对比,其中包括人物的外貌、生存环境以及阶级等级的对比;其次,论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对比。其中包括对不同人物灵魂的对比。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家强烈的爱憎,也表达了作家的理想追求。因此,可以说《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关键词] 对比 外貌 生存环境 灵魂 爱情 阶级等级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杰出的领袖,他丰富的创作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重要历史进程和革命斗争。作为雨果代表作之一的《巴黎圣母院》即是这样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在这部作品中,对比原则运用得最为广泛。雨果本人早就阐明过在艺术作品中美丑对照的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①”而《巴黎圣母院》整部作品正是通过强烈的对比来反映现实,突出主题的。
人物外在条件间的对比
在众多的对比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在人物塑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雨果对几个主要人物从外貌到内心都作了众多复杂的对照,从外到内创造出立体的、鲜明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1、人物外貌的对比
在《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形象鲜明而饱满,而且互相之间能够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作者安排的最强烈的对比就是几个主要人物外貌之间的对比。